【5.25世界预防中风日】预防中风小知识普及5月25日"世界预防中风日"。 据调查,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,中风成为危害国民身体健康的一大疾病负担。 中风的分类出血性中风:俗称“爆血管”或“脑溢血”,由于 高血压或脑血管疾病,例如脑血管肿瘤而导致脑血管破裂。 缺血性中风:因脑血管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及闭塞或因血凝块流到脑血管造成闭塞。 二者有着极为近似的表现,最主要的是出现了一侧肢体的感觉、运动障碍。 中风五个症状要警惕 哈欠连绵 当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,管腔愈来愈窄,脑缺血缺氧加重,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,会引起哈欠反射。 多在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~10天内,频频打哈欠者可达80%左右,是重要的报警信号。 口吃流涎 嘴有问题,说话不利索、流口水,都是中风迹象。 一过黑蒙 即突然出现眼前发黑,看不见东西,数秒钟或数分钟即恢复,不伴有恶心、呕吐、头晕及意识障碍。 视物模糊 即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,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。 偏侧麻瘫 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,严格说来,这已是最轻型中风。 追访观察,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3~5年,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中风。 凡出现以上征兆之一者,都应及早检查,明确诊断后,进行系统治疗,有可能避免中风的发生。 预防中风的筛查 筛查人群主要包括高龄,肥胖,高血压及低血压病人,糖尿病,高盐饮食,缺乏锻炼,吸烟,熬夜,失眠,心脏病,呼吸睡眠暂停,膳食中油脂过大,高血脂症等这些人群易导致头晕、肢麻,偏瘫,失语甚至死亡,严重危害生命健康、影响生活质量,及时筛查十分重要。
筛查项目: ●血液检查:血常规、凝血四项、血沉、C反应蛋白(CRP)、尿常规、空腹血糖、血脂全项、肝功能全项、肾功能全项、同型半胱氨酸; ●血管评估:颈动脉彩超筛查斑块、脑血管彩超(TCD); ●心脏检查:24小时动态血压、24小时动态心电图、心脏彩超; ●影像学检查:根据以上筛查结果,必要时可行头颅CT、核磁(MRI)、磁共振血管造影(MRA)或者数字减影血管成像(DSA)检查。 预防中风记住1-2-0 "1"是早晚多喝1杯水 在凌晨4时至6时的时间内,是脑卒中的高发时段。 血管壁上的脂肪沉积块松动脱落,血液黏稠度增高。喝一杯温开水,能稀释血液。 晚上睡觉时饮用适量的温开水,能稀释血液,防治缺血性中风。 "2"是冬季外出带上两件套 这两件套指的是帽子和围巾。 冬季气温过低时,头皮血管会收缩,引起血液循环不畅,加重脑血管堵塞引发卒中的几率。 "0"是多吃圆形的果蔬 研究表明,多吃白色果蔬可降低卒中的发病风险。 白色果蔬,是指果肉部分为白色的食物,包括苹果等圆形白色果肉的水果。 简易保健操,预防脑中风
|